很开心能一战上岸中央财经大学MPAcc,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学子,求学路漫漫,有幸顺利上岸,此次接受桃子学姐的邀请分享我的备考经验,希望对更多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有帮助。

本文分为初试篇与复试篇:
初试篇分为五个板块:总体时间规划、数学篇、逻辑篇、英语篇、写作篇;
复试篇分为五个板块:复试政策、时间节点、复试科目、用书推荐、学习方法。

一、初试篇

(一)总体时间规划

1.前期准备

了解199管理类联考考试内容和形式

管综(满分:200):数学 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

其中:数学逻辑均为选择题
英语二(满分-100):完形填空20×0.5;阅读20×2;新题型5×2;英译汉15;应用文10;文章写作15。

2.初期学习——3月到6月

这个阶段大部分同学都还处于大三下学期,考研的紧迫感也并不是特别强,考虑到全程复习节奏以及心理状态,其实不太推荐大家从一开始备考就用尽全力,这样到后期很容易疲倦。199的特殊性也在于初试的内容相比其他专业是很少的,很多同学甚至会面临十月份不知道还能复习什么的情况,那么一开始的学习就需要以基础为主,形成属于自己的备考节奏,而不是焦虑自己每日学习时长。
英语:这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无论是从哪一天开始准备考研,都需要立马开始背单词并且坚持到考前,最好每天能阅读一些与考研文章风格类似的外刊来培养自己的语感,这对于阅读、作文都大有裨益。
数学:管理类联考的数学是初等数学,甚至不会涉及高中都会考的一些知识点,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同学觉得很难呢?其实个人认为,数学并不是难在做题,而是难在思维,以及解题习惯。不同于以往的题目,管综数学分为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题型,问题求解一般来说比较常规,需要细心细致;而条件充分性则需要配合逻辑思维,从题干推条件,还是从条件推题干?这里是很多同学易错的点,因为将充分性的方向弄反了。当然,近年来管综数学呈现出一种不按套路出牌的风格,22年难度大增,23年又十分灵活,但分析题目,其实考察更多的还是基础,从基础衍生出的进阶解法。因此,不应该过分关注“秒杀技巧”,秒杀技巧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那么要想考好数学,需要的正是扎实的基础,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宗旨。
逻辑主要有三大题型:形式逻辑、论证逻辑、综合推理。形式逻辑一般比较简单,题型特征也很容易辨认,只要明白基础的推理规则,一般不允许出错。综合推理解题起点可能比较难找,而一旦找对解题起点后面答案是水到渠成,通过不断地训练是可以做到不丢分的题型。论证逻辑体系比较庞杂,更需要分析真题掌握出题风格,早年的真题与近年的真题风格就已经大不相同,那么对于题型的梳理与分类都是必不可少的。
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题目给出一篇文章,要求考生从中找出逻辑谬误并进行分析。论效的格式化相比于论说文更强,最重要的是要找对漏洞。模板化既是其优点也是其缺点,优点在于只需要了解最基本的行文套路就能很快上手,而缺点在于很可能导致模板痕迹太重,难以获得高分。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多看多练解决,分析别人的段落以补充自己的语言库,不要“言之无物”、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地说。
论说文上手难,可能很多同学甚至第一篇下笔都难,那么就需要在考研初期利用碎片化时间看看评论文章,形成自己的“论说文语感”,论据到结论是如何搭建起论证链条的、有没有套话可以学习借鉴,以及给自己构建专属的“论说文模板”。

3.中期学习——7月到8月
没有课业压力,暑假是同学们最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建议保持一定的学习节奏,每周留出固定时间进行休息放松,这样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这个阶段就要注意数学逻辑强化、英语阅读题、写作基本规则等的学习。无论是看网课还是自主学习,都需要注意构架起框架,考试的侧重点、自己的薄弱点应该都有一定的把握,再对症下药,稳步推进。

4.后期学习——9月到11月
这个阶段有的同学不仅要学习学校的课业,或许还有毕业论文的任务。并且考研进入后期,学校里的氛围都紧张了起来,备考时很容易焦虑,这都是正常的。管综的特殊性也意味着有些进度快的同学甚至感觉不知道要干什么,要学什么,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临近择校,模考分数不理想,却又不知道该做什么来提升,又或者努力了却收效甚微,我相信大部分管综er都会有这样的心理状态。
我的建议是数学逻辑尽量复盘真题,模考辅助,不要过于依赖各种冲刺营,盲目听课可能反而导致事倍功半。这个阶段也需要开始手写写作真题,并且严格计时,一开始超时都是正常的,但一定要有时间意识,慢慢提升速度,从有到快,从快到好。英语需要继续复盘阅读,开始翻译、新题型和完型的学习,保持背单词。英语作文需要用自己积累的素材打造属于自己的长难句句型与作文模板,并不断反复使用来增强熟悉度,尽量避免在考场上现想长难句。

5.末期冲刺——12月到考试
这个阶段其实就是查漏补缺,模拟考试状态并且不断进行“自我安慰”的反复,又是一个重新抓基础的过程。数学的基本公式需要熟背,不可因小失大,为了多做模拟而啃难题偏题怪题丢掉最基础的分。这个时候每个同学都很清楚自己的学习状况,那么不要盲目攀比是稳定心态的一大要素,不要过分关注别人做了什么模拟题,听了什么冲刺班,一定要以自己的弱势为最高指导,尽量弥补弱项中最基础的点与重点,再过渡到难点。
总之,这个阶段就是——心态为王!

(二)数学篇
    1. 用书推荐
基础:《数学分册》、《高分指南》
强化:《题源教材》、《必做1600题》
冲刺:真题册、自己的错题本、笔记本以及适当模考

2. 学习方法
首先构建起学习框架,数学主要有十三章,每一章的重点要了然于心。
其次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听课or自学。基础较差的同学可能需要听课,有老师带着学习重点更明确,但同时不能完全依赖老师,还要自己反思总结;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可以选择自学+特定知识点听课的方式结合,选择自己效率最高的方法。
最后是有自己的错题本以及笔记本,错题本不是简单的抄题抄答案,最好是解构这道题考的哪个章节,哪个知识点,解题起点与过程,简便方法,以及相似题目的关联思考。笔记本也不仅仅是将书中最重要的点摘抄下来,而要形成自己的“工具箱”,例如我可能比较薄弱的点是三角形的各个定理,那么我就重点记录这点,并不断回顾复习来加深印象。
前面已经说过,数学是基础为王的科目,无论如今以及以后数学怎么出题,它一定是“动静结合”,这一“动”是指解题方法的多变、考察方向的灵活性,而这“静”则是指题目蕴含的基本知识点、考官想要考察的数学思维,也就是说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重视基础。

 
一定要有自己的笔记本

(三)逻辑篇
1. 推荐用书
基础:《逻辑精点》
强化:《李焕72技》、《逻辑1000题》
冲刺:《综合推理1000题》、真题卷+自己复盘+模考题

2. 学习方法
先了解逻辑题型,再分题型学习,这同样也是构建学习框架的过程。
从形式逻辑入门,学习基础的推理规则,之后就是多加练习。无论选择哪一本参考资料,一定要将其做透,不可不求甚解。
综合推理看起来很难,其实从真题的角度来看,只要找到解题起点,一般是可以快速解决的。它需要结合形式逻辑的知识进行解题,个人认为综合推理是可以通过刷题来提高正确率的,我做完了综合推理1000题,大部分的综合推理题型都有涉及,今年的综合推理没有错误,并且都是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的,并没有卡壳。
论证逻辑我个人学得并不是很好,建议大家一定要分析真题。

(四)英语篇
1. 用书推荐
《红宝书》、《黄皮书》、真题卷、唐静《拆分与组合翻译法》

2. 学习方法
管理类联考里英语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一门,简单在于我们考英语二,相比于英语一难度很低,对于一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甚至不怎么需要复习;
难却在于它不是一门能通过短期冲刺进行大幅提升的科目,更需要的是长期持久的积累。坚持背单词、培养语感这些看似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但我想还是有很多同学并不重视,甚至放弃英语学习数学。如果说数学需要灵活的思维与很强的临场反应能力,我觉得英语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科目,只要坚持背单词,积累语料,来年2月的分数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每一篇阅读都要仔细复盘,复盘包括但不限于查单词、理解长难句、划分文章意群,进而理解文章整体脉络、文章风格类型、出题风格等等。复盘可以独立思考,之后再参考《黄皮书》,这本书估计大部分同学都有,在题目解析上还是能有很大的参考意义,但它不能替代查单词的过程,不可以只看一遍译文就算是“复盘”了,一定要从文章找到与题目对应的段落再精准匹配。学习阅读题的过程同时也能很好地提升完形填空、翻译能力,这是一脉相承的,语言类学习就是如此,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切莫忽视英语的学习,往往数学逻辑发挥不稳定的时候反而是英语和写作能救命。

(五)写作篇
1. 用书推荐
《别让我背长素材》、《老吕33篇》

2. 学习方法
管综写作是大部分同学未曾接触过的写作风格,可能一开始会觉得不好上手,但其实它对于文采、语言的要求并不高,更重视的是行文逻辑与论据论证合理性。除了多阅读评论类文章形成语感,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多练习真题。一般来说,从2010年到2022年真题每篇练习2-3次最好,如果时间不够,至少也要写过一遍。
写作中严格计时,练习考场状态,写作后对照范文进行修改,精炼自己的语言。修改不是简单的照抄范文,而要通过对比反复斟酌、提炼出更好的表达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语料或套话。例如开头与结尾段落以及过渡段过渡句,这些是格式化的部分,尽量能够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大气的套话,尽量避免照搬网络模板。这样一方面能够体现文章的逻辑与层次,另一方面也能节省考场时间。
这里我推荐大家在考研初期就开始积累素材,尤其是对于不擅长写作的同学,后期再开始写作可能会对备考心态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后期备考压力大、想学的东西越来越多,在高压的状况下很容易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并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备考。如果在考研初期开始积累素材,刚开始学习时间充裕,每天只需要花十几二十分钟时间就可以完成,心理压力以及时间压力都不大,这样日积月累到冲刺阶段,很难产生“无法下笔”的情况。这样一来,备考的心理状态也会比较轻松,同时也能匀出更多时间来复习其他科目。

二、复试篇

(一)复试政策
1)    复试分数线、录取政策
2021年,中央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开始招收会计专硕,培养方案为两年制,学生两年均在广州校区进行学习与实践。2022年开始,广州研究院会计专硕并入会计学院进行招生,对应招生专业目录中的会计学院(003)--会计(125300)--05公司财务与会计智能化(产教融合项目),也是俗称的“大湾区方向”,学生第一年在北京校区学习,第二年在广州学习,该方向招生名额为100,会计专硕本部方向招生名额为67(不包含推免)。

由于专业存在两个招生方向,而学院采取的复试分数线划定与招生方式为“统一划线、分开录取”,即若按复录比1:1.5进入复试来计算,那么就将分数线划定在第250名学生左右,然后再两个方向分开面试、分开录取。

这样的政策也要求我们考生在择校、择方向时需要进行综合分析、深思熟虑。因为即使同样的分数,很可能在不同方向之间的录取概率会大不相同。因此在选择目标院校为中财之后,同学们还需要慎重考虑选择哪一个方向,除了根据自我实力、未来意愿发展城市以及实习就业考虑,还需要根据中财招生老师的直播信息来进行决策。

2)    复试内容与计分办法

中财cc的复试包含:资格审查、专业素质评定、专业能力笔试、专业潜质面试、外语听说测试、政治理论加试。

复试计分办法:复试总分满分为 100 分,计算公式为:复试总分=专业素质评定成绩+专业能力笔试成绩×0.5+专业潜质面试成绩×0.4+外语听说测试成绩。专业素质评定成绩满分为5分,专业能力笔试成绩满分为100分,专业潜质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外语听说测试成绩满分为5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最重要的两项成绩是专业能力笔试与专业潜质面试,而专业素质评定表与英语占比较小,同学们更应该将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复习上。

总成绩计算办法:会计、审计、工程管理专硕考生的总成绩满分为600分,计算公式为:总成绩=初试总分×1.2+复试总分×2.4.
也就是初复试成绩比为6:4.
因此初试成绩相等的情况下,复试成绩高1分就相当于总成绩高2.4分;复试成绩相等的情况下,初试成绩高1分相当于总成绩高1.2分。由此看来,初试成绩是敲门砖,但在进入复试之后,往往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复试成绩。所以即使高分进入复试也不能掉以轻心,而擦线进入复试的同学也不必灰心丧气,往年我们也有很多学长学姐初试擦线但最后高分上岸,原因就在于复试认真学习。

(二)时间节点
2023届考研大致时间:
2022.8、9月—招生简章发布
2022.9月—考试大纲发布
2022.9月—预报名
2022.10月—正式报名
2022.10.25 22:00—报名截止
2022.11月—现场确认(不一定)
2022.12月中下旬—下载准考证
2022.12.24—初试

2023.2.21日—查询初试成绩
2023.3.10日—公布国家线
2023.3.15日—中财公布复试校线
2023.3.22日—会计学院公布复试时间
2023.3.31日—资格审查(13:30-17:00)
             政治加试(15:30-16:30)
             专业课笔试(19:00-21:00)
2023.4.1日—专业课面试(上午本部、下午大湾区)
2023.4.8日—会计学院公布拟录取名单

复试的准备时间相对来说非常紧张,尤其是对比初试,内容更多、范围更广、难度更大,同时复习时间更少,因此同学们在考完初试之后,可以先休息几天,接着就必须立马开始准备复试。

(三)复试科目
中财cc的复试指定教材有四本,这里把官网的复试参考书目贴上来,供大家参考。

对应如下:

淘宝上也有这一套书的链接,我是直接购买了一整套。

(四)其他用书推荐
中级财务会计:除了学校指定的教材之外,建议同学们可以再购买一本东北财经大学或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中级财务会计》,配合我们的指定教材进行学习,这两本教材准则较新且易于理解。我个人使用的是东财的会计,简明易懂并且各个知识点都配有大量的例题辅助理解,基本上看过一遍书就能理解。除此之外,我也购买了配套的东财会计的习题书,配合着老生研路的复试课程进度进行练习,能够很好地加深印象。
 
东财配套习题册,知识点很全面。

财务管理:建议购买人大出版社配套的习题册。

审计:个人感觉审计有点难以理解,我购买了东财的审计教材与配套习题,不过之前也有学姐推荐购买轻松过关一做题练习,我感觉时间不够就没有买纸质版,用电子版做了一部分题目。建议大家用轻一配合学习,个人感觉轻一很详细,也比较好理解,听过一遍老生研路的课以后基本上能够梳理出线路。但是轻一题量不小,后期再做可能来不及,并且压力也比较大。


轻松过关一

成本与管理会计:我购买了人大出版社的成本管理会计学,但基本上没有怎么用到,因为成本与管理会计相对其他科目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建议同学们听过课程之后自己梳理一下主要的考察知识点(一般就是作业成本法、本量利模型等等),然后多多做题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五)学习方法
会计:会计是最基础也是最难的一科,因为知识点很多,再加上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新准则,那么即使对于本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量。我在1月份听完了一遍老生研路的课程并做了笔记,并且整理了思维导图。会计这门课最最重要和核心的东西就是分录,科目、金额、借贷方向缺一不可。利用思维导图将每个章节的考点以及账务处理流程化,这样能够大幅提高记忆的效率。
 
这是我当时复习时制作的思维导图其中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就像图片上一样把每个重要科目一一罗列,并且根据时间顺序做好账务处理,这样后期复习的时候基本上不用看笔记本,从上到下看一遍思维导图就能记住最重要的账务处理。

财管:听课+啃教材+做课后题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人大版的财管教材编排得非常清晰明了,重点也非常明确,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财管很难,但其实主要是计算以及理解。个人感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分享,主要就是背公式以及多加练习。

审计:审计对我来说有点难以理解,并且我是2月份才开始学习审计,后期就有一点吃力,所以还是建议大家不要想着一科学完一遍再开始下一科,复试时间非常紧张,最好从一开始就做好学习规划,并且每天都要学习四门课,合理安排时间,当然会计和财管需要更多精力与实践。审计我主要是听了一遍课,然后自己看轻一,接着整理思维导图,再做轻一的练习题,这样学习花费时间比较多,但是我做过思维导图的部分基本上都能理解并且能记忆下来,只是后期时间确实来不及了,后面就没有再这样学,只是过了一遍重点然后背诵记忆。建议要把审计一条线捋清楚,然后再填充细节,这样能更好地理解每一步的作用和意义。

成本管理会计:这门课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如我上面说过的,多多练习紧抓重点考点,这样复习效率是最高的。

另外,中财的复试其实更加重视基础,例如参考教材中有股份支付,但其实考到的概率并不高,而对于最基本以及最重点的知识,比如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即使考到长投这样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比较难的章节,中财的复试大概率也并不会考过程很多很复杂的交易,相反更大可能会考非常基础的长投初始入账金额的核算(可能会结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或者债务重组考察,但同样不会考得像练习题一样面面俱到,最最基础的点是最容易出题的地方)。所以对于复习得很扎实的同学来说,那些基础且重要的点都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就根本不会感觉很难,反倒可能感觉就像平常的期末考试一般,不会故意刁难考生。除了基础,中财的复试风格偏向于细致,可能一些平常会忽视的点也会考到,但这样的题占比不高,所以重视基础、稳定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顺利上岸!

再次提醒:一定要在初试结束之后立马开始复试的学习!这对于复习节奏、备考心态都有着重要意义。

最后,祝愿同学们都能如愿以偿,一志愿上岸!